首页

日本足责调教

时间:2025-05-26 13:08:43 作者:深圳文博会港澳展区潮玩非遗同框演绎“湾区潮型范” 浏览量:72144

  中新网深圳5月24日电 (记者 蔡敏婕)进入本届深圳文博会香港馆,映入眼帘的是当下在海内外“火出圈”的潮玩IP,透明橱窗展示Molly、Labubu和Pucky精灵;而在澳门馆,澳门传承人展示龙须糖制作技艺,本地画师细描葡萄牙瓷砖画纹路,展示澳门多彩非遗......

  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港澳展区以“潮流”和“非遗”为元素,吸引大批“粉丝”合照。

文博会香港馆潮玩IP吸引“粉丝”合照。记者 蔡敏婕 摄

  香港的潮流文化是一个讲之不尽的故事。这个多年来广泛吸纳海内外文化精髓的地方,曾经凭借在潮流文化的软实力,叱咤亚洲,并走向国际。时至今日,香港的潮流文化又展现怎样的光景呢?

  本届文博会香港馆以“香港原来咁有型”(粤语,“香港原来这么时尚”)为主题,一块“港记冰室”的招牌,加上黄绿色铺装的马赛克墙面,仿佛穿越至香港茶餐厅。门口设置穿上水吧工作服的Molly塑像,为过往人群“冲泡”港式“丝袜奶茶”。在时尚和服饰领域,牛仔裤挂满了一堵墙,创新设计与朋克文化饰物搭配珠联璧合;新生代设计品牌以鲜明的色彩打造独特的视觉语言,展现香港潮流文化的魅力。

  小小的展区,无法展现香港设计的全貌,但其间的每一件作品,都包含香港创作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如何让世界重新看见香港的‘型格’(粤语,泛指独特的时尚个性),这正是本届深圳文博会香港馆的核心使命。”香港馆策展人司徒卫镛介绍,20世纪60年代末,香港的创作人把嬉皮士等外来元素融入本地创作中,成就中西合璧的作品,香港也迅速成为中外文化交汇地。“当时我因拍摄广告奔走亚洲各地,发现不少城市的潮流风格其实都在模仿香港。”他说。

  如今,香港拥有热销至8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艺术玩具品牌;拥有在国际舞台上独树一帜的动画电影和备受认可的漫画家;拥有以独特视觉语言赢得掌声的本地设计师……

  “我觉得香港由始至终都是一个‘型格’的城市,香港骨子里有‘型格’的个性、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由的创作环境,以及独特的故事。”司徒卫镛说,随着时代的变迁,香港创作人持续自我更新,继续书写潮流文化的故事。本届香港馆不仅展示香港文创产业的多元面貌与深厚底蕴,也反映了政府与业界携手推动香港文创产业发展的长远愿景。

文博会香港馆漫画展区吸引“粉丝”拍照。记者 陈骥旻 摄

  香港三联文化基金主席李安表示,香港设计师和内地潮流文化品牌泡泡玛特合作是成功例子,“两者合作后产生如此大的市场效应,Molly、Labubu等IP风靡世界,其实这很让人感到鼓舞”。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体量庞大、增势显著,尤其新业态蓬勃发展。在李安看来,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内地目前文创产业发展迅速,而香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最期待的是与内地城市进行文创产业合作,例如通过香港设计师的视角为内地城市景点寻找新的包装方式,更好地诠释城市特色”。

  澳门已连续20年参加深圳文博会。今年,澳门创意馆重点展示澳门独特的文化遗产、非遗传承和文化创意。

澳门龙须糖制作技艺传承人阮银钊在现场向公众展示拉糖技艺。记者 蔡敏婕 摄

  龙须糖是一种在清朝期间已流行于民间的小食,其制作技艺2020年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澳门龙须糖制作技艺传承人阮银钊在现场向公众展示拉糖技艺:“拉糖时的‘手感’很重要,拉得顺,糖丝就会均匀、精细,品尝时才能达到入口即溶的效果,这些都需要下功夫不断练习和积累。”

  目前阮银钊在澳门开设体验班宣传龙须糖制作技艺,“其实龙须糖有不同的造型,例如制作成心形、雪人等,我希望能持续创新,大家能看到更多澳门非遗技艺”。同时,他也期待在本届文博会寻找合作方推广龙须糖文化,“希望双方能有新火花,迸发让人眼前一新的灵感”。

  澳门目前正在推动文化交流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持续强化澳门艺术节、澳门国际音乐节等多个品牌文化活动,展示在中外文化交流平台的角色。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接受中新网采访时称,中西交汇的历史让澳门拥有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11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们希望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把澳门传统文化元素、创意人才以及文化品牌连接在一起,促进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四届中拉政党论坛发表《北京共识》:坚定反对单边强制措施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8月13日)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冷链物流运行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冷链物流的产业环境、市场需求、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持续企稳回升,支持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商务部:美方严重扰乱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

近年来,从文博考古到文旅热潮,“中国风”充盈神州大地。每逢假期,博物馆里总是人头攒动;非遗工坊里,云集着海内外研学爱好者。“人潮”带动“人气”,汇成一幅流动中国的优美长卷,展现出文化自信的独特魅力,折射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进博故事,始于一封信

AD大多见于60岁以上的人群,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但医学界对于AD最佳干预时间的“黄金窗口期”已有研究。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和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将AD从患者无法察觉的大脑变化发展到引起记忆障碍并最终导致痴呆发生的大脑变化过程定义为“AD连续病程(AD continuum)”,即在AD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10-20年前,AD的病理变化可能已经在大脑中悄然发生。因此,在疾病早期进行准确识别并及早干预是降低危害的关键。

多地启动2024年省考报名?应届生迎来利好

一是缩短办证期限。公证法规定,除法定情形外,公证机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但从实际办证情况看,一些公证事项(事务)的办证时间是有压缩空间的。我们梳理了各地公证事项办结期限情况,综合考虑人员力量、软硬件设施、办证需求等因素,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事务),制定了《公证办理提速清单(2024年版)》,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由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者10个工作日。其中,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的公证事项共24类81项,10个工作日内的共13类69项,分别占公证业务总项的36%和30%。同时,我们鼓励各地公证机构采取创新申请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业务协作、推进信息共享等措施,进一步压缩出具公证书的期限,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尽可能实现“当日出证”“当场出证”。二是拓展“一证一次办”。总结2017年以来“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经验,我们制定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事务)清单(2024年版)》,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即可办好公证。与“最多跑一次”工作相比,公证事项范围由9类22项扩充至31类84项。三是推进“一事一站办”。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办理,关联性强、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我们鼓励公证机构集中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通过与不动产中心互设办事窗口、互嵌功能模块、联通服务系统等方式,实现“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办好;通过“公证+领事认证”联办,实现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公证法律服务。

一碗甘肃麻辣烫,盛得下多少“出乎意料”?

它的精美让现代人不免驻足,“求同款”。它更独特之处在于浓郁的异域风格,金珠的造型和工艺源自地中海沿岸,上方雕刻的花角鹿具有中亚粟特艺术风格,它的原产地可能在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可见,历史上中外文化流频繁。审美从来不是单一的、刻板的。兼容并蓄、各取所长方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美学价值。

相关资讯
外交部发言人就俄罗斯发生严重恐怖袭击答记者问

文脉悠远,弦歌不辍。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赓续文化血脉,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总书记对传承文化遗产提出明确要求: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对赓续红色血脉,强调“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强调“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年轻一代的参与尤显重要。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热门资讯